現在是個講求 i 的世代

一切都訴求個人化 專屬 獨一無二 量身打造

生活中許多的面向都以此為方針實行發展

 

對於這點我則是有許多的感觸

而我相信 6.7 年級生對於這種淺移默化的改變,感受是更加深刻

因為我們是挾在兩種不同思維之中成長著

 

在我過去的求學過程中

對於一個學生的評分標準有幾項

以就是你我耳熟能詳的五育

 

德 (品德)

智 (智慧)

體 (體育. 運動

群 (互動. 社交)

美 (美術.美感)

 

這講起來有點八股,但中國人過去觀念裏頭認為的完人

應該具備這些美德,還有其中的均衡

當然我們也是被灌輸這樣的思想長大的小孩

 

而五育其中我對於群育的感受特別深刻

自小我就被歸類屬於那種頭腦不太靈光的小孩~

也就是功課不太好的那種 (我不壞.只是愛玩)

但即便如此,我的人際關係並不差

好學生也好,問題學生也罷,都是我的好朋友

老師雖然對我頭疼

但在每學期末的個人評語和群育這項分數上

總是給我不錯的分數

 

所以雖然我功課上一定是肉腳

但是如果是生活上,或是其他領域上

我有餘力的話,會盡可能給予幫助

我和每個人也都處的還不錯

 

過去的社會和教育中強調群體

而非個人,意思就是你厲害沒用

可以把身邊的人帶上來的才是真的高手

而我也深深被這樣的觀念影響著

比賽也是如此,運動會,拔河,社團,小組

 

好的,這前言實在有點冗長,但卻是和我下面的感受成為了對造組

 


 

 

求學到踏入社會,這過程需要十幾年

而在這十幾年間卻是許多事,許多標準,許多價值觀都產生改變

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個人主義"的興起,還有"個人化時代"的來臨

而在下列我舉出幾項生活中的變化

來表達我的觀點和感受

 

還記得在那個小時候全家人每晚一起吃飯

每晚一起看電視,搶著看各自想要看的節目那樣的景色嗎?

 

還得早上起來一起用早餐的景象嗎?

雖然家裡煮的總是不如外面買的好吃

 

還記得每天下午放學

和鄰居一起玩,大哥哥帶小弟弟,姊姊帶妹妹一起玩的場景嗎?

 

這些記憶裏頭都有一個共通點,群體

是一群人 一起生活 一起活動

於是我們在很自然的環境中學會的如何和人相處

和許多情緒反應該如何處理和面對,如何拿捏分寸,和別人會友的反應

雖然有人像大雄,有人像技安,有人像阿福

但還是能和在一起

 

 

撇開社會型態改變我們不談

我覺得從生活上來說,最早影響我們的是 "電玩遊戲"

而電玩遊戲本身的設計也在這時產生變化

當然大多數的遊戲,都是單人玩

但早期單人玩遊戲的重點在故事架構上

後期出現了魂斗羅 雙截龍 街頭快打...等需要兩個人通力合作的遊戲

這時的遊戲對於你我的影響,我覺得還不大

真正開始是在 快打旋風 侍魂 格鬥天王 開始

這時的遊戲設計思維開始改變為個人為主,然後強調輸贏

以此開始帶入了角色扮演這樣的遊戲類型

從 RPG 開始,沉迷於遊戲已不僅僅是獲得快樂

還有一點幻想的成分,因為我們能在虛擬的世界中滿足現實社會我們的缺憾

而這小小的種子也在心中發芽

 

其次是網路時代

不得不承認 internet 肯定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這讓你我的生活產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ID 代表了你在網路世界的稱謂,在不需見面的世界中 我們可以暢所欲言

而這種你不真正認識我,我不真正認識你的世界中

帶來了方便也帶來的困擾

因為隔著電腦,許多事情可以不用負責任

 

再來就是電視所帶來的衝擊

歌唱選秀節目,電視名嘴

還有名人(指的不是藝人,而是有名的人)

個人觀點,英雄主義

 

於是乎 we 的觀念就在社會進步與變化中退場

取而代之的是 i 這樣個人化的觀念

 

我想說的不是個人化不好

而是應該在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取得一個平衡

 

中國人有中庸之道這樣的觀念

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

不便與便利之間的取捨就是一門人生課題

 

 

不仿好好想看看

過去哪些不便為你創造了美好的共同回憶

而哪些方便改變了你和人的互動方式

在這兩者之中找出平衡點

那你的生活會有更多樂趣,人生之路也會更加順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隨手扎本-乃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